液體污垢的去除 一般的人造纖維如聚丙烯,聚酯,聚丙烯腈等以及未經(jīng)脫脂處理的天然纖維(原棉、原毛等)屬于低能表面,其表面都具有憎水性,即不易被水所潤濕。因此油污易于附著于這些物質(zhì)表面,并形成鋪展的...
一般的人造纖維如聚丙烯,聚酯,聚丙烯腈等以及未經(jīng)脫脂處理的天然纖維(原棉、原毛等)屬于低能表面,其表面都具有憎水性,即不易被水所潤濕。因此油污易于附著于這些物質(zhì)表面,并形成鋪展的油膜,
油汚的接觸角大于90°,能全部去除;
去污過程的第一步是纖維表面被水潤濕。盡管這些表面的潤濕臨界表面張力一般都不低 于30mN ? m-1,即不易被水所潤濕,但它們易被表面活性劑溶液所潤濕。而經(jīng)過脫脂處理的棉、毛等天然纖維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水潤濕性。
去污過程的第二步是油污自纖維表面上的脫離。這是通過所謂的“卷縮”機理來實現(xiàn)的。由于洗滌劑水溶液優(yōu)先潤濕纖維表面,相應(yīng)地,油污在表面的接觸角將增大,油污自鋪展的薄膜狀卷縮成油珠,然后被液流沖離表面,
根據(jù)黏附功的定義,油污和水在固體表面的黏附功Wso和Wsw分別為:
式中,γs、γw、γ0分別為固體、水溶液和油污的表面張力;γsw和γso分別為固體與水溶液和油污的界面張力。將兩式相減并與Young方程結(jié)合得:
Asw—Aso = γso —γsw = γwoCOSθw
式中,γwo為油/水界面張力;Asw和Aso分別為水溶液和油在固體表面的黏附張力;θw為水在固體表面的接觸角。
當(dāng)θw→0時,油污就被卷離。因此上式表明,決定油污能否被卷離的重要參數(shù)是兩種液體的黏附張力,而不是簡單的黏附功。當(dāng)θw為零時,油污與表面的接觸角為180°,油污可自發(fā)地脫離固體表面;當(dāng)θw<90°時,油污也能通過液流的沖擊脫離固體表面,如圖(a)所示;但當(dāng)θw>90°時(油污的接觸角θ0<90°),即使有液流的沖擊,也仍有部分油污殘留于固體表面,如圖(b)所示。除去殘余油污將需更濃的表面活性劑溶液和/或更強的機械作用。
固體污垢的去除
與液體污垢不同,固體污垢(顆粒狀)僅有很小的部位與表面接觸和黏附,也不能擴大成一大片。使固體顆粒在固體表面上黏附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華引力,而靜電引力則相對較弱,并且它只加速空氣中灰塵在固體表面的黏附速度,并不增加黏附強度。與在干燥空氣中相比,顆粒在潮濕的空氣中黏附強度增加,而在水中黏附強度則大大減弱。通常黏附強度隨時間增加而增強。
固體污垢的去除在于汚垢顆粒和固體表面都能被水潤濕。從而減弱顆粒的黏附,使其被水流沖走。而能否實現(xiàn)這種潤濕取決于表面活性劑在顆粒和固體表面的吸附。
鋪展是潤濕的很高條件,即如果液體能在固體表面鋪展,則其必能潤濕此固體。
另一方面,表面活性劑在固/液界面的吸附可增加固體的表面電勢。如果固體和污垢顆粒的表面電勢符號相同,則靜電排斥力有利于污垢的去除和防止再沉積。固體污垢去除的難易還與污垢顆粒的大小有關(guān)。大顆粒受到的水流沖擊力大,易于除去,而小顆粒受到的沖擊力小,難以除去。因此對顆粒的除去,機械作用顯得特別重要。
吸附對去污作用的影響—-與去污有關(guān)的吸附概況
前已述及,表面活性劑在固體表面及疏水污垢表面的吸附是去污的基礎(chǔ)。如果纖維表面和污垢都不吸附表面活性劑,就不能達到去污的目的。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吸附的方式。對去污有利的吸附方式是親水基朝向水的物理吸附,即表面活性劑分子通過其疏水基與纖維內(nèi)疏水基的相互作用而產(chǎn)生的吸附。反之,如果表面活性劑分子以疏水基朝向水,則將有利于油污的黏附。因此后一種吸附方式是不期望的。